紫荆侠专题策划团队   策划:尹琳 李志烽 张倩   设计:苏子荣

杨绛被称为先生,是自古以来对学识过人、品德出众的人的尊称。一个百岁老人,光阴流转而过,身边的人一个个先她而去,悲伤或泪水她统统隐匿起来,旁人是看不见的,可是情感究竟藏不住,思念也总要有个出口,她于是通过一支笔,把它们淡淡地描述出来。

杨绛的笔触淡,像一杯温水。读她的书,像饮着这杯淡淡的温水,席地而坐,和对面的她倾谈。

“我见到她之前,从未想到要结婚;我娶了她几十年,从未后悔娶她,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”——钱钟书曾说。对此,妻子杨绛回答:“我也是。”

关于人生的取舍和读书的学问,杨绛也提出了她的想法。假如一个人每天工作7小时,那么一辈子的职业内容对我们来说就是特别重要的。杨绛的父亲深得这个道理,因此去鼓励她做自己喜欢的事。

杨绛简介

杨绛(1911-2016),原名杨季康,祖籍江苏无锡,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,著名女作家、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,2016年5月25日凌晨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,享年105岁。

作为外国文学研究家和翻译家,杨绛先生曾写过多篇评析西班牙和英国文学名著的理论作品,并翻译过包括《堂吉诃德》、流浪汉小说《小癞子》、法国文学名著《吉尔·布拉斯》等多部作品。杨绛的第一部作品为短篇小说《璐璐,不用愁!》,于1934年初发表于《大公报文艺副刊》。

1940年初,她连续创作了喜剧《称心如意》和《弄假成真》,这两部剧本写作和上演于抗战时期沦陷后的上海,当时引起很大反响。21世纪之后,高龄的杨绛老人仍笔耕不辍,创作了多篇忆旧散文。2014年,103岁的杨绛先生出版了新书《洗澡之后》,是小说《洗澡》的续作。

杨绛与同为文学家、翻译家的钱钟书的婚姻历来被人们传为佳话,钱钟书称她为“最才的女,最贤的妻 ”。钱钟书的小说《围城》被搬上荧幕前,导演曾专门来征询夫妇俩。杨绛边读剧本,边逐段写出修改意见。电视剧果然名声大噪,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。而出现在每集片头的那段著名的旁白“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出去。对婚姻也罢,事业也罢。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”,被无数人时常引用,实际上就出自杨绛之手。

1998年末,钱钟书去世,而他们唯一的女儿钱瑗也已于1997年去世,杨绛曾在《我们仨》一书中写下对丈夫和女儿深深的思念,如今杨绛离世,读者不禁慨叹,“我们仨”终于团聚。

生平一览

1923-1932年

幼年时期的杨绛先生在启明上学,后举家迁苏州。先生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,但南方没有名额,先生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。

1935-1938年

先生与钱钟书结婚,同年夏季与丈夫同赴英国、法国留学。后先生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,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、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。

1943-1953年

先生的剧本《称心如意》、《弄假成真》、《游戏人间》等相继在上海公演。期间,先生出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。

1956-1981年

作品《吉尔·布拉斯》经大修大改,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一版。随后,《堂吉诃德》第一部翻译完毕,《堂吉诃德》中译本出版。发表的散文《干校六记》已有三种英语、两种法语和一种日本译本。

1997-2010年

其女钱瑗因患脊椎癌去世,丈夫钱钟书也于第二年去世,2001年起,先生将个人稿费捐给清华大学设立“好读书”奖学金。2001年以后,相继创作散文《从丙午到流亡》、《我们仨》、《走到人生边上》。

2011-2016年

已有百岁的先生查出患有心衰,但她依旧乐观豁达,每天读书写作从不间断,晚上一点半睡觉。2016年5月25日凌晨,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,享年105岁。

经典语录

“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,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,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,这便是人生哲学。”杨绛的经典语录,或许能让我们读懂点生活的真谛,重新认识当下的自己。即使达不到杨先生那样的境界,也可以离她近些、更近些。

1、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。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。人间也没有永远。我们一生坎坷,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。但老病相催,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。

2、少年贪玩,青年迷恋爱情,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,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。人寿几何,顽铁能炼成的精金,能有多少?但不同程度的锻炼,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;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,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。

3、我们这个家,很朴素;我们三个人,很单纯。我们与世无求,与人无争,只求相聚在一起,相守在一起,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。碰到困难,我们一同承担,困难就不复困难;我们相伴相助,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,都能变得甜润。我们稍有一点快乐,也会变得非常快乐。

4、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,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、不同程度的效益。好比香料,捣得愈碎,磨得愈细,香得愈浓烈。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,到最后才发现:人生最曼妙的风景,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……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,到最后才知道: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!

5、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,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,是读不懂书的。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,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。

6、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,寿命是不由自主的,但我很清楚我快“回家”了。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。我没有“登泰山而小天下”之感,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。

7、惟有身处卑微的人,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。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,也不用倾轧排挤,可以保其天真,成其自然,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。

8、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,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;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;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;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。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、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。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,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,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,这便是人生哲学。

9、我是一位老人,净说些老话。对于时代,我是落伍者,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。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,想提醒年轻的朋友,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,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。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、吸引、支持和鼓励,两情相悦。门当户对及其他,并不重要。

10、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上,向后看看,也向前看看。向后看,我已经活了一辈子,人生一世,为的是什么呢?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。向前看呢,我再往前去,就什么都没有了吗?当然,我的躯体火化了,没有了,我的灵魂呢?灵魂也没有了吗?有人说,灵魂来处来,去处去。哪儿来的?又回哪儿去呢?说这话的,是意味着灵魂是上帝给的,死了又回到上帝那儿去。可是上帝在吗?灵魂不死吗?

杨绛作品

您读过杨绛先生的哪部作品?哪些文字又曾让您受益匪浅呢?杨绛先生,是在父亲的引导下,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,中英文的都拿来啃,读书成为她最大的爱好。一次父亲问她:“阿季,三天不让你看书,你怎么样?”她说:“不好过。”“一星期不让你看呢?”她答:“一星期都白活了。”如果说杨绛先前的作品关照的是世事,是社会,那她晚年的作品则是在关照自己。她的文字曾给无数人以心灵的启迪。

其人其事

杨绛先生住在北京西城区的南沙沟小区,在邻居眼里,对其最大的印象就是“生活很简朴”,“别人家都装修得很好,她家这么多年还是水泥地板,也不装修”,是一个“再平常不过的老太太”。而她的百年人生,却又是如此的不平凡。

杨绛生在北京,未满百日,随父母南下,移居上海。四岁,随父母重返北京。这是中国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城市。杨绛重返北京,起初住在东城,房东是满族,她因此见识了梳“板板头”,穿旗袍,着高底鞋的满族妇女。她们的高底不是像上海人那样嵌在鞋后根,而是位于鞋底正中,俗称“高底鞋”,或依其形状称“花盆底”鞋、“马蹄底”鞋。木底一般高5-10厘米,有的高达二十多厘米,但不会超过一尺,所以又称为“寸子”。

满族女子穿上这种鞋,不仅身高陡增好多,而且走起路来,前倾后仰,婀娜多姿。父亲有一次问杨绛:“你长大了要不要穿这种高底鞋?”杨绛认真思索了一会,答:“要!”

杨绛六岁,进北京辟才胡同女师大附属小学读书。她中午不回家,在学校包饭。一天,小学生们正在用午餐,适逢一批客人进来参观,主陪的不是别个,正是杨绛的三姑母杨荫榆,她当时担任女高师的“学监”。贵客驾临,饭厅一片肃然,小学生们埋头吃饭,鸦雀无声。杨绛背对着门,没有看清形势,她吃得吧嗒吧嗒,面前掉了不少饭粒。三姑母见状,疾步走到她的跟前,附耳说了一句悄悄话,杨绛省悟,赶紧把饭粒捡起放进嘴里。旁边的小朋友看了,也照她的样子办。

父亲午饭后要休息,一帮小孩懂事,自动散去。父亲有一次叫住杨绛,说:“其实我喜欢有人陪陪,只是别出声。”杨绛乖觉,她拿了一本书,坐在父亲房里,大气不出,静静地翻,遇到要上厕所,或拿什么东西,也是如小猫行地,寂然无声。父亲一觉醒来,看到小天使般的杨绛默默陪侍在侧,心头一个咯噔,瞬间的温暖,岂是俚俗的一件“小棉袄”所能比拟!从此午休,都要杨绛陪。

1. 杨绛本来应该去读理科,在父亲的鼓励下读了文科政治。但也没做成学霸,因为天天看“闲书”。

“老师们认为我有条件读理科……可是我终究不顾老师的惋惜和劝导,文理科之间选了文科。……我对政治学毫无兴趣,功课敷衍过去,课余只在图书馆胡乱看书……”——《将饮茶》杨绛

2. 她从小就是个勇敢的吃货,啥都敢吃,包括生吃甲虫。

“她就把甲虫的翅膀、脚都挦掉,摘去脑袋,果然露出虾米般的肉,还带些油,像咸鸭蛋黄里的油。我们两人分吃了这只甲虫,味道比虾米鲜嫩。”——《杂忆与杂写》杨绛

3. 杨绛有次去给章太炎的演讲做记录,结果在讲座上脑洞开太大,走神了,一个字也没听进去,当然啥也没记。

“我专心一意地听,还是一句不懂。说的是什么人什么事呢?完全不知道。我只好光着眼睛看章太炎先生谈……我看见他的鼻子里塞的是个小小的纸卷儿……塞纸卷是因为‘脑漏’吗?脑子能漏吗?不可能吧?也许是流鼻血。也许他流的是脓?也许只是鼻涕?……第二天苏州报上登载一则新闻,说章太炎先生谈掌故,有个女孩子上台记录,却一字没记。”——《杂忆与杂写》杨绛

4. 杨绛曾在路上遭遇小流氓调戏,当流氓看到她的正脸后,又转身走掉了……

“有一次一个流氓盯得很紧,嘴里还风言风语。我急了,干脆停步转身,迎着他当面站定。这流氓大约是专心要找个对象,看了我的嘴脸,显然不是他的对象,就扬长走入人群中去。”——《杂忆与杂写》杨绛

5. 杨绛堪称才女中的女汉子,不管是芳心暗许还是发好人卡,都干脆直接不留一点余地。

“后来钱钟书写信给杨绛,约在工字厅相会。一见面,他的第一句话就是‘我没有订婚’。杨绛答‘我也没有男朋友’。从此两人便开始鸿雁往来。” “费孝通来清华大学找杨绛‘吵架’,他认为自己更有资格做杨绛的男朋友。杨绛回应:‘朋友,可以。但朋友是目的,不是过渡;换句话说,你不是我的男朋友,我不是你的女朋友。若要照你现在的说法,我们不妨绝交。’ ”——《杨绛全集》

6. 年纪大了的杨绛犀利不减当年,面对昔日追求者还能狠狠补上一刀。

“钱钟书去世后,费孝通去拜访杨绛,送他下楼时,杨绛一语双关:“楼梯不好走,你以后也不要再‘知难而上’了。”——《杨绛全集》

1932年春天,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。第一次见面,钱钟书就说:“我没有订婚。”“我也没有男朋友。”杨绛回答。世纪佳缘由此展开。1935年,杨绛与钱钟书成婚,不久一同出国留学,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,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。1938年,杨绛随钱钟书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国。杨绛是这样描述钱钟书的:

“其实我们是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。我原是父母生命中的女儿,只为我出嫁了,就成了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。其实我们两家,门不当,户不对。他家是旧式人家,重男轻女。女儿虽宝贝,却不如男儿重要。女儿闺中待字,知书识礼就行。我家是新式人家,男女并重,女儿和男儿一般培养,婚姻自主,职业自主。而钱钟书家呢,他两个弟弟,婚姻都由父亲做主,职业也由父亲选择。

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钟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。这是钱钟书的最可贵处。他淘气,天真,加上他过人的智慧,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有风趣的钱钟书。他的痴气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。

我从1938年回国,因日寇侵华,苏州、无锡都已沦陷,我娘家婆家都避居上海孤岛。我做过各种工作:大学教授,中学校长兼高中三年级的英语教师,为阔小姐补习功课。又是喜剧、散文及短篇小说作者等等。但每项工作都是暂时的,只有一件事终身不改,我一生是钱钟书生命中的杨绛。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,常使我感到人生实苦。但苦虽苦,也很有意思,钱钟书承认他婚姻美满,可见我的终身大事业很成功,虽然耗去了我不少心力体力,不算冤枉,钱钟书的天性,没受压迫,没受损伤,我保全了他的天真、淘气和痴气,这是不容易的。实话实说,我不仅对钱钟书个人,我对全世界所有喜读他作品的人,功莫大焉!”

但杨绛与钱钟书并非没有吵过架。

他们曾在出国的轮船上起过争执,因为一个法语“bon”的读音,杨绛认为钱钟书口音带乡音,钱钟书不服,二人找来同船的一位懂英文的法国夫人来当裁判,结果裁定杨绛赢。然而输的人,输得不开心,赢的人,自然也不会高兴到哪里去。二人都觉得很没有意思,因而商定“以后不妨各持异议,不必求同。”但之后几年,两人遇事都会共同商量,商量之后再决定,不是全依钱钟书,也不是全依杨绛。

另一次争执的起因是钱钟书的任职问题。

当时钱钟书在清华任职,他的父亲忽而来信,让他辞去工作去蓝田师范,他因而颇为苦恼,但又不敢违背父亲意愿,何况家人全都主张让他去蓝田。他回家和杨绛商量此事,杨绛觉得“怎么也不应当去,他该向家人讲讲不当去的道理。”之后,杨绛将事情经过告诉了爸爸,指望听爸爸怎么说,然而爸爸听了面无表情未置一语。

爸爸的沉默引她深思,杨绛忽然明白“一个人的出处去就,是一辈子的大事,当由自己决断,我只能陈说我的道理,不该干预;尤其不该强他反抗父母。”明白这层道理之后,杨绛发自内心尊重并接受了钱钟书的选择。

新中国成立前,许多好友邀请他们或出国任职或去台湾任教,但对这些盛情邀约,钱杨二人竭力回避,婉言谢绝。钱钟书写信道:“人的遭遇,终究是和祖国人民结连在一起的。”对于钱钟书的决定,杨绛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,她后来回忆说:“我们是文化人,爱祖国的文化,爱祖国的文学,爱祖国的语言。一句话,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,不愿做外国人。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,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,等待解放。”这期间,杨绛与钱钟书二人同游了一趟杭州,温馨甜蜜如同蜜月一般。

1966年,钱钟书和杨绛都被革命群众“揪出来”,成了“牛鬼神蛇”,被整得苦不堪言,杨绛还被人剃了“阴阳头”。她连夜赶做了个假发套,第二天照常出门买菜。群众分给她的任务是清洗厕所,污垢重重的女厕所被她擦得焕然一新,毫无秽气,进来的女同志都大吃一惊。杨绛特意把便池帽擦得一尘不染,闲时就坐在上面掏出书看,倒也无人打扰。

不但如此,在杨绛笔下肮脏的茅坑是“沤‘天然肥’的缸”,厕所叫“五谷轮回所”。书香门第里的大小姐大大方方的写起人类排泄之事,一段苦难的下放生活在杨绛嘴里成了一出荒诞的喜剧。

“我们夫妇先后都给点名叫上舞台。登台就有高帽子戴。我学得诀窍,注意把帽子和地平线的角度尽量缩小,形成自然低头式。如果垂直戴帽,就得把身子弯成九十度的直角才行,否则群众会高喊:‘低头!低头!’陪斗的不低头,还会殃及主犯。当然这种诀窍,只有不受注意的小牛鬼蛇神才能应用。我把帽子往额上一按,紧紧扣住,不使掉落,眉眼都罩在帽子里。我就站在舞台边上,学马那样站着睡觉。谁也不知我这个跑龙套的正在学马睡觉。”

时光流转至1994年,钱钟书因病住院,杨绛悉心照料。不久,女儿钱瑗也住院了,与钱钟书相隔大半个北京城。当时八十多岁的杨绛来回奔波,辛苦异常,“钟书病中,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年。照顾人,男不如女。我尽力保养自己,争求‘夫在先,妻在后’,错了次序就糟糕了”。1997年早春,被杨绛称为“我平生唯一杰作”的爱女钱瑗去世。一年后,1998年岁末,钱钟书也辞世。杨绛接到医生通知赶到床前时,钱钟书的一只眼睛已经阖上,另一只还睁着等待妻子。她为他合上这只眼睛,在他耳边喃喃地说:“你放心,有我呐! ”

两年间失去了两个至亲之人,时年87岁的杨绛孑然一身。杨绛有过这样的表述,“钟书逃走了,我也想逃走,但是逃到哪里去呢?我压根儿不能逃,得留在人世间,打扫现场,尽我应尽的责任”。

此后,她以惊人地毅力整理钱钟书的手稿书信。不仅如此,杨绛晚年仍笔耕不辍。2003年,《我们仨》出版问世,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。之后,96岁高龄的杨绛又推出一本散文集《走到人生边上》,探讨人生的价值和灵魂的去向,评论家盛赞其文字“具有初生婴儿的纯真和美丽”。2014年,她又为《洗澡》撰写续作《洗澡之后》。

2001年杨绛以全家三人的名义,将高达八百多万元的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,设立了“好读书”奖学金。杨绛在捐赠仪式上说,这次是一个人代表三个人说话:

我是一个人,代表三个人,我自己一个,还有已经去世的钱钟书,和我们的女儿钱瑗。那个时候,我跟钱瑗在钱钟书的病床前边,我们一起就商量好了一件事,就是说,将来我们要是有钱,我们要捐助一个奖学金,这个奖学金就叫“好读书”奖学金,不用我们个人的名字,这是第一句话。第二句,“好读书”奖学金的宗旨是扶贫,因为我们看到富裕人家的子弟,他们如果要升学很方便,可是贫穷人家的儿女尽管他们好读书,而且有能力好好读书,可是他们要上一个中学就有种种困难,上大学就更不用说了。“好读书”奖学金宗旨就是要鼓励和帮助家境贫寒的学生。“自强不息”是“起”,起点的起;“厚德载物”是“止”,“止于至善”的“止”。这八个字很完美,清华的校训也就是清华大学“好读书”奖学金对于得奖学生的期望。

“好的教育”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,培养人的上进心,引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。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,让他们潜移默化。这方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,言传不如身教。

“我对现代教育知道的不多。从报上读到过美术家韩美林作了一幅画,送给两三岁的小朋友,小孩子高高兴兴地回去了,又很快把画拿来要韩美林签名。韩问他签名干什么,小孩说:‘您签了名,这画才值钱!’可惜呀,这么小的孩子已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,价值观的教育难道不应引起注意吗?”

日常生活中,杨绛十分低调,到了晚年更是深居简出。每逢7月17日杨绛生日,总有不少人会打电话祝福或前往家中探望,而杨绛的回应则是“替我吃碗面就行了”。有一年,干脆跑到招待所躲清静。

作为一个有影响的文化人,她低调得有些不可思议,像个古代的隐士。这些年来,她闭门谢客,拒绝采访,甚至不参加自己文集的发布会。她爱用“隐身衣”的比喻,许多年里,她都披着一件“隐身衣”,“保其天真,成其自然,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”,因为“唯有身处卑微的人,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,而不是面对观众的艺术表演”。

杨绛有遗愿,希望去世不作为新闻,火化后再发讣告。但在这样一个新媒体、自媒体迭出的时代里,可以想见,这个遗愿实现起来太难。一时间,缅怀和悼词呼啸而来,无处不是“最贤的妻,最才的女”,乃至假托她“百岁感言”的“世界是自己的,与他人毫无关系”。这种山呼海啸,大概不是杨绛自己愿意看到的吧——2012年,社科院院长陈奎元看望过她时,她曾提出了三个要求:一、去世后,不开追悼会;二、不受奠仪;三、至多七八至亲送送。

这位百岁老人的意志和精力,让人惊叹。在她身上,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:一百多年无情而漫长,而这位女性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、清朗、独立,充满力量,晚年丧亲仍笔耕不辍,这跟她一贯的身心修养不无关系。

据杨绛的亲戚讲述,她严格控制饮食,少吃油腻,喜欢买了大棒骨敲碎煮汤,再将汤煮黑木耳,每天一小碗,以保持骨骼硬朗。她还习惯每日早上散步、做大雁功,时常徘徊树下,低吟浅咏,呼吸新鲜空气。高龄后,改为每天在家里慢走7000步,还能弯腰手碰到地面,腿脚也很灵活。

一个人到底该怎样度过晚年,如何面对人类最终的命运?这是人最深层次的问题,数千年里无数贤哲一直争论不休,回答这样的问题担子太重。杨绛的死亡观,对死亡、死亡与生命的关系的看法,对人类终极宿命的观照,有一个与自身生命共进的过程。她不再对周遭事物的短暂和生命的匆促感到不安,不再无可奈何地发出人生一切只是梦幻泡影的喟叹。

杨绛是这样描述的:“我试图摆脱一切成见,按照合理的规律,合乎逻辑的推理,依靠实际生活经验,自己思考。我要从平时不在意的地方,发现问题,解答问题;能证实的予以肯定,不能证实的存疑。这样一步一步自问自答,看能探索多远。好在我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,无党无派,也不是教徒,没什么条条框框干碍我思想的自由。而我所想的,只是浅显的事,不是专门之学,普通人都明白。”

杨绛走在人生边上思考生命本源,思索天地生人的目的,思考天命大戒,同时,她又心静如水,平和地迎接每一天,过好每一天,准备“回家”。